送花礼节

时间:2018-09-25 点击:6973

农历春节,时值年春,也刚好是花卉生产的旺季,各种花卉琳琅满目,争奇斗艳,选择赠以贺新年、庆吉祥、添富贵的盆栽植物为佳,再装饰些鲜艳别致的缎带、贺卡饰物等增添欢乐吉祥气氛。 
 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之一,中秋花礼大多以兰花为主各种观叶植物为次,兰花可用花篮、古瓷或特殊的容器组合盆载,花期长,姿色高贵典雅,颇受欢迎。 
  情人节传情意 
  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。玫瑰是情人节最受欢迎的鲜花,除了玫瑰之外,尚有许多象怔“爱”的鲜花可作为赠花,同样能给对方传达爱意,如郁金香,洋桔梗、满天星、茉莉花、玛格丽特、爱丽丝、勿忘我、海芋等等。 
  情人节送情花,不单是热恋中的情人的专利,针对变心的人、花心的人也可利用赠花来表达内心的幽怨与不满。 
  母亲节感怀慈晖 
 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。母亲节最常用的花是康乃馨,它象征慈祥、真挚、母爱,因此有“母亲之花”、“神圣之花”的美誉。 
  在母亲节的这一天,红色、桃红色代表祝福母亲的健康,热爱着母亲;白色康乃馨是追悼已故的母亲;因此必须注意花色,千万别送错。除了康之外有一种花--萱草(金针花),它的花语是“隐藏的爱,忘忧、疗愁”,其意非常贴切的比喻伟大的母爱,象征“妈妈,您真伟大!”把它作为赠花也很相宜。 
  父亲节表达孝心 
  石斛兰具有刚毅之美,花语是“父爱、喜悦、能力、欢迎”是“父亲之花”,父亲节这一天成为大家的焦点。 
  生日祝福寿星 
  如果您的朋友生日那天出其不意的送给他一份礼物,一定能获得深刻的印象和怀念。尤其是男女初次追求异性朋友,生日赠花是最好的借口;热恋中的男女宜可利用生日赠花表达爱意,获得芳心郎心。 
  生日赠花可选择祝福寿星的“健康、快乐”为主。 
  给年纪较大的老人家祝寿,则以象征长寿、幸福、财富的盆栽植物为佳。 
  结婚结婚纪念日 
新娘捧花可以将新娘衬托的更加独特迷人,让婚礼呈现浪漫的气氛,也能给宾客留下美丽的回忆。 
  结婚是人生大事,通常婚礼花束都比一般花束讲究精致,甚至要配合新娘的年龄、个性、肤色、发色、礼服款式、化妆色彩等不同的条件而设计。 
  结婚纪念日的那天,夫妻若能鲜花之花束互赠,定能勾起昔日的甜蜜回忆,增添夫妻感情。 
  生产探病祝平安 
  儿女降生是人生一大喜事,赠花、贺礼具有祝贺平安、幸运、喜悦的含义,花材的种类除了依照花语的含义外,宜可安生日花、十二星座、十二生肖幸运花相赠。 
探望病人含有关怀、慰问、早日康复之意。探病的花应选花色、香味淡雅的鲜花。花色浓艳、香气浓郁或花粉多者节不适宜。 
  新居落成 
  买房是人一生中值得庆贺和炫耀的事情。常用盆栽植物作为贺礼,具有祝贺主人“飞黄腾达、金玉满堂”之意。中国人一向以红色代表喜庆,因此花材颜色应以红色系列为主,黄花色系可作为陪衬,纯白色绝对避免,因中国人在新居落成最喜红色讨吉利,纯白色视为忌讳,赠花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礼节。 
演讲 演唱 舞会 宴会 
各种演讲、演唱、舞会、宴会之场所用花圈、花篮、盆花布置会场,具有美化场地,庆贺圆满成功之意。用花环、花束献给主持人或表演者,具有激励鼓舞作用,能缓和紧张的情绪,更能达到提高知名度之供效。 
  教师节谢师恩 毕业祝前程 
  每年9月10日是教师节。 
为了感谢师恩,乘此佳节表达感恩、怀念之意,赠花是最好的选择。 
毕业典礼用鲜花表达情意能给受赠者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尤其男女同学之间,毕业赠花是追求异性最好的借口,用鲜花表达倾慕颇为顺理成章。 
  迎接贵宾 
  贵宾来访或者亲友返乡探亲、学成归国,一下飞机立即献上花环、饰花或花束,表示热烈欢迎,必能给宾客惊喜,留下难忘的印象。 
迎接贵宾的鲜花以红花色系与紫花色系最受欢迎。 
选择的花语以代表”友谊、喜悦、欢迎、等待、惦念“的花材为主
现代国际礼仪的基本准则
  联合国宪章在“序言”中阐述了“大小各国平等权利”的信念。宪章第二条规定了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当遵循的七项原则。其中第一项就规定:“本组织系基于各会员国主权平等之原则。” 
  由此可风,现代的国际关系应以公认“主权平等”为基础。国家不论大小,都应当具有独立处方处理自己内外事务、管理自己国家的主权。国家与国家相互之间是平等的,所有国家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成员。 
  “主权平等”含有两方面的意义:一方面,每个国家都享有平等主权,不受他人侵犯;另一方面,每个国家都有尊重别国主权的义务,不得借口行使自己的主权而侵犯他国的主权。 
  “主权平等”既然是现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,作为国际交往中的一种行为规范的现代国际礼仪,当然也必须遵循这一准则。如果在相比交往中,损及他国主权,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遵守国际礼仪。 
  “主权平等”的原则在国际礼仪的实践中,常常体现在以下方面: 
  一、国家尊严受到尊重;国家元首、国旗、国徽不受侮辱。这里说的“国家尊严”一词虽然比较抽象,但在礼仪活动中却十分重要。礼仪活动有不少为了表现有关各方的友好关系。如果有一方的尊严受到损害,丢了面子,甚至感到难堪,就必然会损害相互关系。对于国家元首、国旗、国徽等国家主权的代表或象征,不但不应当受到侮辱(这是最起码的要求),而且应当表现出应有的尊敬。所以,在一切正式场合如果遇到升国旗、秦国歌时,都就当肃穆致敬。 
  二、国家的外交代表,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,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。这种外交特权和豁免,不但是工作上的需要,而且也体现相互的尊重。所以,有关各方既不应当滥用外交特权,也不应当侵犯外交特权,而应当遵照有关的国际公约的规定,享用外交特权和豁免。 
  三、不以任何方式强制他国接受自己的意志;不以任何借口,干涉别国的内部事务,既不要强加于人,也要避免“强人所难”。不论是“客随主便”,还是“主随客便”,实际上都是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。社会政治制度的选择,是各国人民自己的事;宗教信仰也有各自的自由,都不应当加以干涉。对于宗教习俗更应尊重。 
  四、在相互交往中,实行“对等”和大体上的“平衡”。所谓“对等”实际上就是“礼尚往来”。例如,相互交往的双方人员,其身份要大体相当;派代表团互访时,双方的接待规格应相差不多;“投之以桃,报之以李”,这是“对等”原则的下面引用。而国际交往中,有时也从负面运用这一原则。例如,你赶走了我的武官,我就驱逐你的参赞;你有意怠慢了我,我也请你坐一坐“冷板凳”,如此等等。 
  所谓“平衡”,也可以理解为“一视同仁”或“不歧视”的原则。例如,驻在国外交部邀请所有国家的使节参加某项社交活动,就不应单独不请某一个国家的使节。所有来访的各国外交部长都由总理接见一次,如果唯独不见某个国家的外长,那也会被理解为有意给予冷遇。曾经有两个非洲国家的部长级代表团同时来我国访问,由于接待单位不同,一个部长住在国宾馆,另一个住在旅馆里,被周总理发现,总理严肃批评这是“搞上下铺”的做法,肯定会影响接待效果。 
  但是,所谓“对等”、“平衡”都是相对的,不是绝对的。在国际交往中,在礼仪上给予“破格接待”的,也有诸多先例。各国为了体现自己的外交政策,往往打破对“对等”、“平衡”的机械理解,做出一些特殊的安排。例如,1984年,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来华访问,中央双方达成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公报,在她访华的短短36个小时中,中方为她安排了14场活动。邓小平、胡耀邦、李先念等在同一天会见了她,被认为是一次“破格”的接待。可见,礼仪规则不应当是机械的条条,其巧妙应用还在于结合实际情况善于安排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国际礼仪程序的运用也是一种外交艺术。 
  五、“主权平等”的原则,在国际组织中和在国际会议上,表现为每一个参加国都有同等的“代表权”和“投票权”,每一个国家所投的票在法律上具有同等效力。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享有“否决权”,是在这方面的一个例外,是根据宪章规定,被国际公认的一种特别安排。某些国际金融机构采取“加重票”的做法,也是一种例外。 
  六、在“礼宾序列”问题上,也应当体现各国“主权平等”的原则。在国际会议上,各国代表的位次,还是按国家大小强弱的原则来排列,而一般是按会议所用文字的国名字母顺序为排列,而签证条约协定时,应遵守“轮换制”,即每个缔约国在其保存的一份文本上名列首位,它代表在这份文本上首先签字。在国际活动中,各国代表的序列,应以代表的职务高低或就职时间的先后作后排列的依据。例如,驻在某国首都的各大使,即应以到任递交国书的时间先后为序,并由最先到任的大使担任外交团长。只有在少数信奉天主教的国家时,由于宗教原因,外交团长总是由梵蒂冈派驻当地的“圣使”担任,而副团长由最先到任的大使担任。 
  在文字的使用上,每个国家都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。在签订国际条约协定时,本国文字与别国文字具有同等效力,而经过有关国家的协议,也可以只使某一种国际通用的文字。 
  以上这些方面,只是根据国际交往中常风的做法,以大体上的概括。国际交往日益频繁,国际生活日趋复杂多样,我们应该按照“主权平等”、“相互尊重”的基本准则,结合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,恰当地加以运用。 
  在礼宾实践中,除了已有国际公约做出规定的礼仪做法,公约签字国均有遵行的义务外,国际惯例也是十分重要的依据。所谓国际惯例,是在国际交往中逐渐形成,最初某些国家长期反复使用,后来为各国接受并承认其法律效力的习惯做法和先例。一般包括国际外交惯例和国际商业惯例。国际惯例有5个特点:一是能用性,即为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通用;二是稳定性,受政策调整和经济波动的影响;三是重复性,一般都是反复运用;四是准强制性,受到各国法律的保护,具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;五是效益性,被国际交往活动验证是成功的。我国民法通则规定:“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没有规定的,可以适用国际惯例。”因此,我们应当充分注意国际纠纷惯例的研究和运用